原标题: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方案出炉:2060年中国将淘汰煤电
【文/观察者网李焕宇】2030前实现碳达峰、2060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人是认真的。
今年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京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
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研讨会,看看出席并致辞的大佬名单就知道: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智刚
中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刘振亚、解振华等中方嘉宾认为,想要达成这一任务,需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体系的低碳、脱碳、清洁化。
根据会议发布的研究成果,这一方案可简述为:以特高压电网做引领,推进“两个替代”,实现“双主导”、“双脱钩”。
即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具体到生产生活中,在2060年,中国煤电装机将全部退出;工业领域将以电能主导,辅以氢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9亿,替代率超90%。
如果说2060太远,那我们可以看看9年后的2030。届时,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占67.5%,全国48%的电力都将由太阳能、风能提供。
图表来源: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
留给中国煤电的时间不多了
根据本次会议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三项研究成果,削煤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中之重。
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58%的能源消费量由煤炭提供,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更是有80%来自煤炭。放眼全球,中国煤电装机量高达10.4亿千瓦,占全球煤电总装机的一半,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一煤独大”严重制约减排。如果延续当前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到2030年会增至50亿吨标准煤,2030年前达成碳达峰根本无从谈起。
图表来源: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
为了转变当前模式,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煤电总量应控制在2025年达到峰值。若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化石能源,则在2028年左右达到峰值,然后从2030年起快速减排。
等到2050年,我国电力系统要实现近零排放,相比峰值下降约90%。最终在2060年,让煤电完全退出。
我国煤电确实存在很大的快速减排空间。根据《中国电力报》3月19日的文章,在我国已投运的约3000台其总容量为10.8亿千瓦的煤电机组中,有一半以上的装机容量是效率低,煤耗高、性能差的亚临界机组和热电联产小机组,最先进的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约占20%,还有30%的近1000台亚临界机组都可以进行升级改造。
图表来源: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