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平面呈四方、六角或八角,常呈两层,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与楼 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四面开窗。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楼阁在中国文化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与中华文化连结最紧密的建筑形式之一。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十大文化名楼”等说法。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和士大夫们,也都钟爱于登楼极目,赋诗题词,抒发自己或意兴勃发,或踌躇满志,或心怀天下,或壮志难酬的情怀。
楼阁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目前能看到的大多数文化名楼,都曾屡次在历代的战火中焚毁,但这些楼阁皆因文人墨客那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而不朽,又在和平年代时人民的愿望期盼下重生。
今天,带你欣赏中国十座最富盛名的楼阁,感受魅力无穷的中国名楼。
1.滕王阁
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样式。
《滕王阁诗》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