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彰显文化强国新形象”的建议,以及他在人民日报微博中针对“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渐变成网红打卡地、小朋友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吵吵闹闹”等现象的观点,都让人们感受到美术馆人欢迎普通大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的积极态度。作为以艺术化育大众的公共文化场所,中国美术馆向“爱美”的人张开了欢迎的双臂。
小观众成为美术馆的常客
“以前我们出国的时候到一些博物馆,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去,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看那些画。当时我们很奇怪,这些小孩子看不懂什么怎么还到这里来呢?有的博物馆把小孩子的区域围起来,怕大人干扰他们,专门给他们留出一个空间欣赏,我就在拉斐尔的画前面看到围着的区域,有的小朋友们趴在地上看画。”国外博物馆中看画的孩子们给吴为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令吴为山感到欣慰的是,现在,中国美术馆每天都迎来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他们中,既有学龄前儿童,也有小学、初中的孩子前来观赏临摹。“有的甚至是躺在车里的婴儿,我问家长为什么带婴儿过来?他们说,孩子已经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让他看到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我觉得很有道理。”
对于美术馆为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吴为山认为,社会发展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越来越深,作为家长,他们年少时没有享受到的美、没有实现的从小就可以在博物馆看展品、在美术馆临摹作品的愿望,他们希望下一代人能够享受到、能够实现,所以,家长们愿意带孩子到博物馆和美术馆。
当文化场馆成为“网红”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去年夏天,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看鲍勃·迪伦视觉艺术作品回顾展时,有两个‘网红’在一幅鲍勃·迪伦的画前拍照。那幅画很美很壮观,可她们根本没有欣赏那幅画,而是把画当做了她们的陪衬。她们一点都不顾及其他观众,在那里拍了好久,我几次绕回来想近一点欣赏那幅画,她们都挡在那里。”说起当时的观展遭遇,95后女孩阿栗至今还有些耿耿于怀,“‘网红展会’吸引了不少‘网红’,他们拍了美照发在小红书、朋友圈,会吸引更多人来打卡,这对展览本身而言,是扩大传播和影响力的好事。只是‘网红’既然到了展览现场,还是应该花些时间去关注展品,而且在公众场合要照顾到周围的人。”
阿栗遇到的“网红”应该还是少数。对于一些观众到美术馆可能不是为了欣赏展品,只是想拍美照发朋友圈这种现象,吴为山更看重“来美术馆”这一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一些人来了之后不认认真真地看作品,只是拍照片,这个现象是有的,但是不普遍。我认为能到这里拍张照片本身就是好事情,当然不能影响其他观众。对美的欣赏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种认识,也需要一种境界。第一步,要让老百姓到馆里来。第二步,要想办法让到馆里来的人看展览,还要看得进去、要读得懂,要真正让好作品的精神和美走进所有观众的心里去,这样才能起到以艺术化育大众的作用。”